今天给大家分享摇臂钻床的控制接线,其中也会对摇臂钻床的使用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。
1、三相进电3根线接组合开关上的,R, S, T,或L1,L2,L3 有6跟线从组合开关上出ub,vb,wb,分别接电机的U1,V1,W1,ua,va,wa,分别接电机的U2,V2,W2,PE线就接电机的地线咯。
2、在6根线是上三根。为U1V1W1,下三根为U2V2W2。
3、很少有二相电机,应该是二线电机,如果是220V的,可配个单相变三相的变频器即可。
4、①双速开关SK损坏,只能在低速或高速位置上。②接触器KM1或KM2线圈损坏或动作机构卡死。③接触器KM1或KM2互锁常闭点有一组接触不良。
5、左零右火。三相五线制用颜色黄、绿、红、淡蓝色分别表示U、V、W、N 保护接地线双颜色(PE)。变压器在运行中,变压器各相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;最大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5%。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应定期进行检修。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,不宜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。
Z3040型摇臂钻床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,提出了用可编程控制器(PLC)对摇臂钻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。
Z3040摇臂钻床是我国使用较多的钻床,是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常用的机床。由于其控制系统***用继电器控制方式,电路接线复杂、触点多。长期使用后,故障率高,故障排查困难,常常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。因此对Z3040摇臂转床的PLC改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PLC具有可靠性高,环境适应性强,使用方便,维护简单等优点。
摇臂钻床因其众多运动部件,为了简化传动系统,常***用多台电动机协同工作。以Z3040型摇臂钻床为例,它由4台电动机驱动,包括主轴电动机、摇臂升降电动机、液压泵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,这些电动机均***用直接启动方式。
摇臂钻床因其运动部件众多,为了简化传动装置,通常***用多台电动机进行驱动。例如,Z3040型摇臂钻床便配备了4台电动机,包括主轴电动机、摇臂升降电动机、液压泵电动机和冷却泵电动机,这些电动机直接启动,以满足各种操作需求。
Z3040摇臂钻床特点:双立柱设计,使摇臂更轻巧,便捷!工作效率大大起高。操纵系统集中在主轴箱上,变速灵活、方便。进给机械电器双保险,安全。避免误操作。基础大件***用优质材料成型铸造,经时效处理后,用高精度机床加工,具有极高精度。
摇臂上升。Z3050型摇臂钻床摇臂的升降由M2拖动,SB3和SB4分别为摇臂升、降的点动按钮(装在主轴箱的面板上,其安装位置如图7—9所示),由SBSB4和KMKM3组成具有双重互锁的M2正反转点动控制电路。
KH — Z3050摇臂钻床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:摇臂上升,按钮上按住不放,机床液压缸运动,摇臂锁紧松开,自动启动升降电机,然后摇臂上升,升到需要位置,按钮松开,摇臂自动锁紧。
主回路 电源由总开关Q引入,主轴电动机M1单向旋转,由接触器KM1控制。主轴的正、反转由机床液压系统机构配合磨擦离合器实现。摇臂升降电动机M2由正、反转接触器KMKM3控制。液压泵电动机M3拖动液压泵送出压力液以实现摇臂的松开、夹紧和主轴箱的松开、夹紧,并由接触器KMKM5控制正、反转。
1、因此,利用PLC对摇臂钻床继电器电路进行设计,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。
2、Z3040型摇臂钻床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,提出了用可编程控制器(PLC)对摇臂钻床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。
3、主回路 电源由总开关Q引入,主轴电动机M1单向旋转,由接触器KM1控制。主轴的正、反转由机床液压系统机构配合磨擦离合器实现。摇臂升降电动机M2由正、反转接触器KMKM3控制。液压泵电动机M3拖动液压泵送出压力液以实现摇臂的松开、夹紧和主轴箱的松开、夹紧,并由接触器KMKM5控制正、反转。
4、所有导轨面均经过淬硬处理,主轴***用氮化处理,以延长使用寿命。 主轴的正反转可通过手把控制,使得钻孔和攻丝更加便捷快速。 摇臂长度为3米,扩大了加工范围,提高了加工的便捷性。 摇臂导轨加宽,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。 进给系统***用涡轮自动润滑,保证了良好的润滑状态。
5、摇臂升降电动机则需要具备正反向旋转的能力,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。夹紧与放松功能,包括内外主轴的夹紧、主轴与摇臂的夹紧,可以通过机械操作、电气-机械装置,或者电气-液压-机械控制方法来实现,如***用液压系统,还需配备液压泵电动机,它需要点动控制,以驱动液压泵提供压力油。
6、而×16则指摇臂的长度。 在钻床的型号编制中,Z组号3代表的是摇臂钻床系列。 在摇臂钻床系列中,数字0表示基本的摇臂钻床,而数字40则代表该钻床的最大钻孔直径。 因此,“摇臂钻3040”指的是一个具有特定规格的摇臂钻床,具体含义为最大钻孔直径为40mm的Z组号3系列摇臂钻床。
关于摇臂钻床的控制接线和摇臂钻床的使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摇臂钻床的使用、摇臂钻床的控制接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上一篇
摇臂钻床精度标准
下一篇
中山车床加工铆钉技术改造